查看原文
其他

前沿种草机|从《不要抬头》到《外推》,谈谈影视中的气候变化

子舟 社创号
2024-09-04


*全文共6281字,阅读约需要19分钟


上一篇前沿种草机中我们提到了APPLE TV的新限定剧《外推》(Extrapolations)——第一部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电视剧,它讲述了八个相互关联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幻故事。该剧众星云集,一时让人不知道是欣慰气候变化的受重视程度还是感叹苹果真有钱。



这也不是孤例,两年前网飞推出了同样以气候变化为题材的讽刺喜剧电影《不要抬头》,同样是星光闪耀,同样是不差钱的大制作。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作品的主创也都是超级大神,曾经分别做过《传染病》和《太空头》这两部堪称经典的具有社会评论性质的作品。前者在疫情期间翻火,完美预言了全球疫情的爆发,后者则全景式地展示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对电影语言的发展和美国社会对危机的讨论都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这两部新作的口碑却都是毁誉参半。问题出在了哪里?投资、主创、演员都是一流的,是他们都刚好失手了吗?还是说气候变化是一个烫手的山芋,难以拍好?什么样的气候议题的影视作品是观众爱看,又实际能产生正向的社会影响的?也许从这两部影片的失败开始,我们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本期内容概览



1

《不要抬头》:隐喻叙事的无力

- 彗星的隐喻

- 隐喻的失效

2

《外推》:人定胜天叙事的失败

- 人大还是系统大?

- 外推谬误的圈套




1

《不要抬头》:隐喻叙事的无力

彗星的隐喻


读完上面,你的第一个疑问也许会是:别瞎说了,没看过的都知道,《不要抬头》讲的是彗星撞地球,说什么气候变化呢?


但其实整个项目从灵感诞生到执行完毕,所有参与者都是把它当作一部气候变化电影来拍的。起初创作它的冲动来自编剧兼导演亚当·麦凯阅读联合国气候报告和《Uninhabitable Earth》一书时产生的震惊体验。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我从这一刻意识到了气候危机,我一直认为这是非常严重的,必须应对的事情,但我一直认为这是50年之后、80年之后,是对于我的孙子孙女来说的问题。但我当开始读这本书,然后就发现,'天哪,这就是现在!'。

——亚当·麦凯

顺带一提,本书改编的电视剧也将由该亚当·麦凯担任编剧,于今年在HBO播出。| 图源豆瓣



而用彗星来比喻气候变化这个点子,来自导演和一个朋友在私下闲聊时的一个玩笑:主流媒体对气候变化的报道的缺失就好像在经典电影《世界末日》里彗星都要过来了,但是没人在乎。


《不要抬头》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看得到彗星之前几乎没人在乎彗星即将到来,仅有的在乎的人都被忽略,当彗星变得可见 ,不要抬头和抬头看竟然成为新的政治派别口号,而整个世界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错过了最佳的行动时机,最终毁灭。


《不要抬头》海报 | 图源豆瓣


即使你没有看过这部片子,但仅从上面这样简单化的故事梗概中,你也能感受到这个故事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呼应关系:


不可见性。直到彗星进入大气层以前,彗星和气候变化一样,因不可见性而产生怀疑论者,即使是相信的人也难以产生实际感受和行动的动力。


利益复杂性。甚至是在科学事实和可见事实都存在的情况下,怀疑论者依然存在,因为现实中存在石油利益 ,而影片中存在着试图让彗星离地球更近时再处理以在上面采矿的利益……


隐喻的失效


这么看来,“气候变化是彗星”的隐喻是很有见地的,但是批评的声音认为这是一个很差的隐喻,而他们的论点似乎更加充分:


气候变化不是“一次”即将到来的危机。事实上它是已经发生几百年的一个系统性现实,它在眼下正在发生,也在时刻创造着或小或大的问题,有的时候是一点生活中的小不方便,有点时候则是席卷无数人生命的灾难性天气事件。


气候变化不是一次对众生平等的末日性灾难。都说死亡最平等,但也没有那么平等。彗星撞地球和核大战这种末日是最一视同仁的灾难,而气候变化和新冠肺炎这种灾难从来都是穷人最早也最严重地被影响,而对他们的关注的缺乏无疑也是本文谈论的两部片子的通病。


气候变化不是由某一个特定群体造成的。《不要抬头》和《外推》最终都落入了一种“寻找反派”的圈套,而他们找到的反派都是富人。富人对气候变化当然有巨大的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但富人也没有超级英雄电影里的反派那么邪恶。这种描写和中世纪的“猎巫行动”一样,将天气的干旱归结于女巫的捣乱。但事实是,气候变化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每一个经济和政治选择都脱不开关系。


气候变化无法由某一个特定的群体解决。《不要抬头》里美国的一小帮科学家和军队就能搞定彗星,《外推》最终地球完成减碳也是依赖于一个科学家的发明,但是在现实中气候变化的解决只能由全球性、系统性的变革达成,不存在田螺姑娘,也没有天降神兵。


……


所以“彗星比喻”只能说表现了气候变化的一个小侧面,而且有点隐晦,也容易产生误导。不过说实话,我们只能想出一些反映气候变化其他面相的比喻,而很难想出一个更好更全面的的喻体。虽然比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文艺作品进行社会评论的重要方式,但是到这里我们明显地碰到了比喻的思维方式能带我们到达的边界,我们需要一些更先锋的概念来理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在文艺作品里表现气候变化这回事”。


人类世(Anthropocene):

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为首的地质学家提出。2016年8月底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人类世工作小组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地球进入人类世的提案。这意味着持续了11700多年的全新世(the Holocene  Epoch)的结束,地球进入新的地质年代。人类世意味着人类成为地质形成的主要力量,成为影响地球生态、自身生存的决定性因素。


超物体(Hyperobjects):

由哲学家蒂莫西·莫顿在《超物体:世界末日后的哲学和生态学》一书中提出,定义是,这些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超越了传统观念中“物体是什么”的概念。这个概念也恰如其分地解释了为什么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喻体来概括气候变化,并要求我们脱离旧的思维方式的桎梏,在全新的、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超级物的方方面面,而非只以一两个间接的侧面去描写。


《超物体:世界末日后的哲学和生态学》| 图源网络


事实上,人类世、超物体这些概念一经提出,很快就被文艺批评界吸收,进而被生态文学、气候小说这些领域的写作者所吸收,它们深刻地提醒着每一个读者和创作者我们时代和我们面临的问题的全新性和全局性,进而提醒我们旧的表达方式很有可能失效。


从《不要抬头》和《外推》中我们可以看出,对这些影视编剧们来说,这些相对新的想法尚未渗入他们的创作中,他们还依循着旧的好莱坞套路。而这两个概念能教给这两部剧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当我们把气候变化作为一个艺术描写的对象的时候,我们必须得放弃过去那种隐喻式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表现方式,因为气候变化不像是爱情、亲情、战争、体育这些东西一样是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它实际上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类世的时代气候变化作为一个超物体包裹我们,所以文艺作品也必须转向一种系统性的表现方式,对社会进行全局性的解剖,帮助观众达成关于气候变化的理解。




2

《外推》:人定胜天叙事的失败

人大还是系统大?

在上期的种草机中,我们讨论过一个对文艺作品创作风格的二分法:心理叙事(psycological storytelling)vs 社会叙事(socialogical storytelling)。前者是好莱坞的主流,是我们消费的百分之九九点九九的文艺作品惯用的套路,其中人是比系统大的,故事里只有人物,没有和现实类似的社会系统,主角光环往往能逆系统而行,而我们观众也不管这些,我们关注的是人物的命运、情感和关系的跌宕起伏。


而社会叙事则在影视作品中极为珍贵,社会叙事告诉我们,系统是比人大的,社会是重要的,其中充满了规则、潜规则、组织和人际关系。不存在主角光环,也不存在主角这回事,主角是社会环境本身。其中最经典的例子是《火线》中的巴尔的摩城,故事从街头的禁毒战争讲起,到码头的衰落和工会的无力,再到城市中教育系统的疲软,政治系统的腐败,媒体的弊病……整个电视剧全景式地展示了系统性不平等的诞生,以及城市中各个局部的不平等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时至今日本片都是无数顶级大学社会学系的课程主题,也是所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影视作品都试图模仿又难以企及的高山。


毫无疑问,这就是最伟大的电视剧,你能想到的这个星球上最严肃的媒体基本都这么评价过这部剧 | 图源网络


所以呢?我们明显需要一个更加社会叙事的气候故事,一个更《火线》化的气候故事。《外推》似乎是这样的一次尝试,八集努力地,有点捉襟见肘地塞进了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动物保护、宗教、第三世界、冷冻生命、亲密关系以及地球工程学这些极具争议的话题。然而话题的散乱和篇幅的短小无疑让《外推》更加远离《火线》那样对系统冷静的描写,而更像是关于系统的碎片的散文诗,在追求艺术性的途中牺牲了不少其推想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外推谬误的圈套


这部剧的另一个问题藏在这部剧的名字里:外推法(Extrapoltion)。这个陌生又拗口的词,来自数学,和插值法(Interpolation)对应,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前者预测当前数据区外内的数字,而后者预测区间内的。


圆形是已知数据点,蓝色是插值法推测的,红色是外推法推测的 | 图源:statology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知道小明第一年工资是两千,第三年是八千,第四年是一万六。根据已知信息,我们可以用插值法比较自信地猜测小明第二年工资是四千,但是尚未发生或者我们无信息的第五年,就只能用外推法,而且明显预测的靠谱程度也就会低一些。这也是整部剧的主题——一次对地球温度和人类境况的外推。并不准确,但是总得尝试。


搜索过“外推”的含义之后,你很有可能碰见另一个概念“外推谬误”,或者说是“过度自信的外推谬误”,也就是说小明因为过去四年的增长,会得意地认为,这种年年翻倍的增长用不了十年就会让自己成为亿万富翁。


小明这样想明显有两个问题,一是玻璃天花板是真实存在的,很可能在某个节点限制他的增长;二是当小明增长成百万富翁时,他的财富会强烈地和市场波动相关联,一家银行的崩溃,一场疫情带来的经济萧条,或是某个趋势的暴雷都可能让他一夜回到解放前。所以起码有两种过度自信的外推谬误:一种是对增长的过度自信,一种是对灾难性挫折的忽视。


遗憾的是,这两者在今天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中都是存在的。一个事实是,我们今天的碳捕捉技术的效率极为低下,但是各国目前的碳中和目标中押宝给这项尚不能部署的技术的空间是非常大的。今天所有的将升温控制在1.5度之内的模型都要求到2050年,我们每年都从大气中永久固碳38亿吨,而实际目前每年我们能达到的数量是两百万吨,不到目标的千分之一(而且成本极其昂贵)。虽然我们有非常详尽的技术路线图来攻关这些技术,但是技术增长的曲线永远是曲折而难以完全把握的,所以在所有这些方案中,都有潜在的风险。


而灾难性气候事件的发生,则是一个在大众视野中更少被提及的话题,这里指的不是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事件,而是在气候变化的进程内部的灾难性拐点,气候系统是一个数学上难以彻底预测的系统,我们难以确切的知道其极限,也许是某个洋流的断裂,也许是某个季风的位移,导致整个气候系统不可逆地快速恶化。


《外推》的第四集就处理了类似的问题,此时人类害怕对已经脆弱不堪的气候系统的进行干预会造成灾难性事件,于是立法禁止了“地球工程学”(geoengineering)这种直接向大气泼洒化学品降温的解决方案,而主角之一的女富豪却对自己的化学模型深信不疑,并且认为即使灾难进一步加剧也不可能更糟,就孤身带着几百吨的化学品飞上天空进行地球工程学的干预,并且试图以此说服各国政府重启相关项目。但最终她的干预仅仅是带来了更多的极端天气,让气候系统更加地不稳定。


在地球工程学领域,大多数方法都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要抵消我们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所导致的升温,就需要把照射到地球的阳光量减少约1%。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方法做到这一点。方法之一是在大气上层散布极细颗粒物——颗粒物的直径仅为百万分之几英寸。科学家知道,这些颗粒物可以散射阳光,从而起降温的作用。


地球工程的另一个方法涉及提高云层亮度。因为阳光在照射云层顶部时会被散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云层亮度来散射更多的阳光,从而达到降低地球温度的目的,比如使用盐雾使云层散射更多阳光。实际上,这并不需要大规模提高云层亮度。要减少1%的入射阳光,我们只需要把覆盖地球面积10%的云层提高10%的亮度即可。

——比尔·盖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外推剧照 | 图源豆瓣


这一集也许是本剧整体剧作水平和立意都最好的一集,它很好地呼应了上面谈到的三点:1、它认为系统比人大。女主的个人英雄主义最终失败,甚至导致气候系统进一步地恶化;2、它借女主之口批评了当局把希望寄托在明天的“魔法般解决问题”的技术上的方案,批评了对经济增长和技术发展的盲信;3、它还借助女主干预失败触发的气候灾难向世人提醒了地球工程学的问题,告诉观众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对其如何操弄都不可能是最终解决方案,甚至只能带来更大的灾难,问题实际在我们人类内部。


让人遗憾的是,整个剧集推进到最后一集则彻底扔掉了所有这些想法,这一集告诉观众一个富翁早就掌握了极低成本的碳捕获技术,但是为了其商业利益将其隐藏于世,最终被自己女儿在国际法庭上指控有罪,最终世界被魔法般地扳回了前工业时代的碳浓度……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结尾退回到了寻找反派和心理叙事的圈套,把世界的拯救系于一两个个体,还讽刺地跌入了“外推谬误”,把世界的恢复寄托于一个不存在的技术。


本集崩坏程度大概堪比《权力的游戏》的大结局,都是从试图勾勒一个社会的众生皆苦,退化到表达一两个人物的悲欢离合,为此错失掉了诞生伟大的文艺作品,以及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机会。但这也许是黎明前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让我们有希望期待一部更加切中时代脉搏的作品的到来。


巧的是这两个崩坏结尾里都有一个愁眉苦脸的基特·哈灵顿 | 图源网络




3

结语


从对这两部作品的失败的分析中,我们也许可以窥见未来真正可以击中人心,击中时代脉搏的气候题材作品起码需要满足的条件:


必须是长篇幅的。一部两小时的电影和八集的限定剧难以克服比喻的狭隘和叙事的散乱,只有长篇幅的系统叙事才有可能展现人类世的宏观图景,正面而不拐弯抹角地展示气候变化作为一个超物体的种种面相;


必须是系统叙事的。不能拘泥于个人英雄主义和心理描写,也不能有主角光环和猎巫行动。而是要触及气候变化影响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勾连的;


必须是“谨慎外推”或者“插值法”的。不能跳脱现实写纯幻想,魔法般的技术描写只能陷入外推谬误,带来的误导大于启发。写实题材实际是更有价值也是在今天更为稀缺的,从面临淹没的小岛国家到气候变化谈判场上的唇枪舌剑,这些眼下实际发生的事情里也有无数更加值得描写的戏剧冲突和人性张力。


这类作品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主创往往试图表达这样一种想法:“人类中心主义让我们走到了今天的困境 ,所以我们必须转而反人类中心主义(Non-Anthropocentrism)或者支持自然中心主义。”这对个体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价值选择,但是这种想法也导致了《不要抬头》和《外推》这类影片把我们糟糕的处境归咎于“人类”这样的抽象概念,甚至把“人类”整体作为不可救药的站在地球对立面的反派,而非有能动性的要去解决气候问题的主体。


不断把罪责推给抽象的“人类”,反而显得并不负责。《外推》里很多集都在重复一句相同的台词:“The Problem is Us Humans.” 这样一句悬浮在空中的咒语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继续往下多问两句:“人类到底怎么了?”“人类到底要如何才能不构成问题?”这些更重要的问题都尚未被这些作品触及。而人类世的文艺作品,理应有的对社会最大的作用,就是要去构建起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对这个问题的感受。




参考资料


[1] Hollywood Reporter. The Making of Star-Studded Climate Drama ‘Extrapolations’: “I Hope People Are Moved, Entertained and Perhaps a Little Bit Scared”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feature/extrapolations-kit-harington-yara-shahidi-apple-climate-drama-1235352373/

[2] Vox. Sucking carbon out of the air won’t solve climate change

https://www.vox.com/energy-and-environment/2018/6/14/17445622/direct-air-capture-air-to-fuels-carbon-dioxide-engineering

[3] WEF. Climate change and science denial hit Hollywood like a comet in 'Don't Look Up'. Creator Adam Mckay on Radio Davos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2/03/dont-look-up-podcast-adam-mckay-radio-davos

[4] Neurabites. Psychological vs Sociological Narratives: Individuals vs Systems

https://neurabites.com/psychological-vs-sociological-narratives/

[5] CYCAN.你了解幻想世界中的气候议题吗?https://mp.weixin.qq.com/s/chIy_vk8P_YIj7ScnBeW4Q

[6] CYCAN.你了解文学世界中的生态议题吗?https://mp.weixin.qq.com/s/Jp3LCJRrpdVrw4KGiAKkYA

[7] 机核. 《火线》导读  

https://www.gcores.com/albums/185



*免责声明:

本文所含资讯仅为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决策建议,不得被视为交易的依据或建议。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转载和引用部分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处理。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来源(ID:ChinaVator2017)。






可持续金融,是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且创造出可计量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的金融服务与投资方式。如果你是也对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感兴趣的可持续人类,前沿种草机或许正是带你走进可持续金融的第一扇门!


依托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发布的《前沿》月报每月中更新旨在通过每月一篇国内外前沿资讯,让更多人走近可持续金融期待各位可持续人类和我们一道成为可持续金融的倡导者、引路人!





▼《前沿》现已推出每月邮件订阅服务!


快快点击阅读原文或30秒扫码一键免费订阅。

订阅立即收获月报精美PDF,中英文两版任选,回顾往期精彩内容。


每月第一时间收获月报,节省浪费的翻找时间,高效获取国内外可持续金融动态和专家深入分析点评。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月报资讯


扫码订阅,不再错过


# 前沿种草机 # 栏目每月中更新,依托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发布的《前沿》月报精选新鲜精彩内容送达!旨在通过每月一篇跟踪国内外前沿资讯,让更多人走进可持续金融的世界。期待各位和熊猫小创一道,成为可持续金融的倡导者、引路人,种草可持续金融的绿色魅力!


编辑 | 子舟

审校 | zt




点击了解更多可持续金融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社创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